2020年10月16日上午,广东省鳗鲡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在佛山市顺德区中轴线公园亲水平台举行,集团副董事长徐利明应邀参加。与常规放流活动不同,此次放流的主角是鳗鱼,如此大的放流体量和品类在国内实属罕见。
鳗鱼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资源,是我国单项农产品中出口创汇最多的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附加值最高的“一条鱼”。增殖放流是国内公认的一种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顺德区委常委梁伟沛表示,从1983年起,顺德增殖放流已坚持37年。
此次放流活动的主题为“维护生态平衡共建绿色生活”,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顺德区农业农村局协办。
顺德作为“中国鳗鱼之乡”,经多年开拓,打造“顺德鳗鱼”金字招牌。据了解,今年5月,顺德鳗鱼入选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获发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同时,以顺德鳗鱼为代表的广东鳗鱼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出口定价话语权的农产品。
“此次增殖放流的是产自中国的鳗鱼品种,学名叫日本鳗,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本地鳗、白鳝,此次活动放流成鳗2000公斤、鳗苗35000尾。”广东省鳗鱼业协会会长周兆恩表示,希望借此机会有效增殖天然水域的鳗鱼繁殖群体数量,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鳗鱼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资源和重要的经济渔业物种,广东是全国最大的日本鳗生产基地。”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表示,以“顺德鳗鱼”为代表的广东鳗鱼享誉全球,在广东省的渔业经济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受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叠加影响,鳗鱼天然资源锐减,国际上保护鳗鱼资源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此次增殖放流活动旨在体现广东作为鳗业生产大省的责任与担当,有效增殖天然水域的鳗鱼繁殖种群数量,恢复鳗苗资源,促进鳗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南方通讯员综合)